- 二月二龙抬头 | 龙跃青云风送喜,鸿运当头一整年
- 发布日期:2025-02-28 15:50:47浏览量:62

农历二月初二,俗称龙抬头、青龙节,亦称春龙节、春耕节、万神都会、土地神诞日,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之一。相传,当年武则天篡位,玉帝震怒,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许向人间降雨,以示惩罚。但司掌天河的玉龙听到民间百姓的哭声,看到受灾挨饿死人的情景,实在不忍,便偷偷降了一场大雨。玉帝得知后,将司掌天河的玉龙打下天界,压在一座大山下面。山下还立了一块碑,上写道:龙王降雨犯天规,当受人间千秋罪。要想重登灵霄阁,除非金豆开花时。人们为了拯救玉龙,到处寻找开花的金豆。到了第二年二月初二这一天,人们正在翻晒金黄的玉米种子,猛然想起,这玉米就象金豆,炒开了花,不就是金豆开花吗?于是家家户户爆玉米花,并在院里设案焚香,供上“开花的金豆”,专让玉龙和玉帝看见。玉龙知道这是百姓在救它,就昂首抬头向玉帝喊道:“金豆开花了,放我出去!”玉帝一看人间家家户户院里金豆花开放,只好传谕,诏龙王回到天庭,继续给人间兴云布雨。俗话说“龙不抬头天不雨”。龙抬头就意味着风调雨顺,粮食丰收。“二月初二,焚香水畔,以祭龙神。”反映了古人期望“天龙”及时出现,以保护庄稼旺势丰收的美好愿望。二月初二也正是惊蛰前后,百虫萌动,疾病易生,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,因此人们引龙伏虫,希望保佑人畜平安,五谷丰登。这一天要把最好的祭品供给龙王吃。遇上好年份,几家合伙制作一条龙,二月二这天上街舞龙庆祝,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。还要为儿童理发,叫剃“喜头”,借龙抬头之吉时,保佑孩童健康成长,长大后出人投地;大人理发,辞旧迎新,希望带来好运,新的一年顺顺利利。民间有“正月不理发”,直到二月二这一天,人们在去理发,民谚有“二月二剃龙头,一年都有精神头”,因而理发店从正月里的门可罗雀,到二月二当天的顾客满棚,生意兴隆。旧时这天让孩子开笔写字,取龙抬头之吉兆,祝愿孩子长大后断文识字。春饼,立春日吃,叫咬春。二月二同样讲究吃春饼,堪比手掌大小的春饼就像片片龙鳞,叫龙鳞饼。北京人的春饼讲究饼内卷入几样小菜:凉拌豆芽、菠菜、素炒粉丝、摊鸡蛋、小萝卜,肉食是天福号的酱肘子、猪头肉、樟茶鸭。饺子形似耳朵,二月二这天吃,叫做“食龙耳”。吃馄饨,叫做吃“龙眼”。并且要吃肉菜饺子,取谐音“有财”。还要吃黄豆面的“驴打滚”,意寓财源滚滚。这一天吃色泽金黄的油炸糕,因形似龙胆,称之为“食龙胆”。做法是,黄米磨成面,做成黄米糕过油炸,做成金黄、香软、筋道的油炸糕。二月二吃芥菜饭,吃了不会生疥疮,一年都不会得皮肤病。二月二吃碗面细如丝的“龙须面”,意寓顺心如意的好彩头。
本篇文章转载自网络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我们只做分享使用,不用于商业,若涉及版权问题,请原作者及时联系我们。